適合冬天的5類禦寒食物,每吃一口都讓身體“暖”起來
比周圍的人都怕冷是種怎樣的體驗?為什麽有些人特別怕冷?下麵專家告訴你怕冷的生理原因和可能導致怕冷的疾病,並教你通過科學飲食,讓身體暖起來。
為什麽你比別人更怕冷?
身體是怎麽“發熱”的?為了方便理解,不妨把人體看成一個供暖工廠。這個工廠的燃料,就是食物中含熱量的成分,包括脂肪、澱粉和糖。供暖過程,就是能量的代謝活動。因此,健康人在饑餓時比飽腹時怕冷,運動前比運動後怕冷。由於基礎代謝率與年齡等有關,大多數女性比男性怕冷,老年人比年輕人怕冷。
下類食物讓身體暖起來
有些食物有助身體產熱,吃對了能從一定程度上抗寒保暖。
蛋白質: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%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去,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%~6%作為熱量散失,脂肪則是4%~5%。因此,冬天吃高蛋白質的食物有助機體抗寒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每天吃肉量別超2兩。
碘: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,如果缺碘,身體禦寒能力會因此降低。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,因此各種海洋食品均為碘的良好來源,如海帶、紫菜、海魚等,冬天應該常吃。
維生素C:研究顯示,攝取大量維生素C能明顯減少因寒冷而導致的直腸溫度下降,並可緩解腎上腺的過度應激反應,增強身體對寒冷的耐受性。柿子椒、番茄等深色菜,以及柑橘、鮮棗、獼猴桃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。
B族維生素:在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,如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尼克酸等都與能量代謝密切相關。維生素B1主要存在於燕麥等粗糧、堅果、瘦豬肉及動物內髒中。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動物肝髒、蛋黃、奶製品、綠葉菜等。富含尼克酸的食物有全麥製品、糙米、豆類、芝麻、花生等。
香辛料:在寒冷的冬天,適當吃些香辛料不僅能給大家帶來味覺上的享受,還有助人體抵禦寒冷。冬天在烹調時,可以多放些辣椒、肉桂、薑等香辛料。